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人類學的本體論研究
Anthropology of Ontologies 
開課學期
105-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人類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顏學誠 
課號
Anth7122 
課程識別碼
125 M321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水源人302 
備註
研究生選修,文化人類學次領域課程。
總人數上限:1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52Anth7122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人類學在討論文化差異時預設了一種普同主義。在這個普同的基礎上,文化差異成為沒有高低好壞的歷史偶然。當人類學把文化差異當成是觀看普同世界的不同角度,人類學的問題成為「認識論」上的問題。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不管看到的是「嶺」還是「峰」,人類學認為我們其實面對的是相同的普同「本體」。
當文化被視為是不同群體的「世界觀」,當人類學企圖掌握的是當事人的「在地觀點」,人類學將文化當成是人們對普同「本體」的不同「認識」。此處出現了一種「本體」與「認識」的二元斷裂。這個斷裂一方面在於當人類學用文化符號來「認識」所看到的現象,這些觀點不是「本體」的「物自身」。更重要的是,根源性的「本體」無法解釋「認識」上的差異。當造成文化差異的原因無法以普同的基礎來解釋,這意味著文化與「本體」無關。當人類學將文化在「認識」上的差異性歸諸於歷史的偶然、政治經濟的結構、時空脈絡的不同,當人類學視文化為社會的建構,它將不需要討論「本體」為何。
當人類學說文化是對相同「本體」的不同「認識」時,它卻又怎麼知道大家看到的是相同的「本體」?誰有資格說這些差異其實都是相同「本體」的不同面貌?人類學的「脈絡」概念指出相同事物擺放在不同脈絡中時會產生不同的意義。但是,我們怎麼確定這些不同的意義指涉的是同一事物?瞎子摸象的故事裡有個明眼人。這個明眼人保證了瞎子所摸到的是同一隻象,他保證不同文化面對的相同的「本體」。但是,誰是明眼人?是西方殖民者?是自然科學?還是人類學家?明眼人掌握了真相,其他人則是在特定時空下對「本體」所建構出的不全面認識。
人類學面臨的矛盾是,它一方面指出所有的「認識」都是文化性的,西方(或是自然科學)的觀點與其他群體之間沒有高低好壞的差別。因此,大家都是瞎子。在「本體」與「認識」的斷裂中,你為何摸到一片扇子,我為何摸到一堵牆,而他摸到一根柱子,與各自採取的「位置」有關,與大象無關。人類學要討論的是觀看時的位置,而不是大象本身。弔詭的是,這種論述卻又需要確保不同文化是在觀看相同的「本體」。換言之,人類學一方面要說大家都是摸象的瞎子,但是卻需要承認有明眼人的存在。人類學者不願意吹捧自己是明眼人,但是它的理論預設卻明明需要明眼人。它站在文化相對主義的立場強調不同文化觀點的平等性,但它在理論結構上卻要把不同文化說成是瞎子。明眼人與瞎子之間充滿著權力的意涵。人類學預設了權力的不平等,卻又不敢承認這個不平等。
人類學的本體論是近年來人類學的一個反省,也是個重要的挑戰。它指出人類學在呈現文化的「異」時,仍然預設了「同」的根源。本體論人類學的革命是在重新安排「異」與「同」的關係。簡單的說,透過否認文化差異來自於對相同「本體」的不同「認識」,它要打破人類學傳統的二元結構,拆穿人類學中隱匿的權力不平等。本課程將討論傳統人類學對於「異」與「同」的想像,分析本體論人類學的衝擊,並探究人類學本體論所引發的問題。
自然與文化的關係是本體論人類學的反省對象。作為研究群體差異的學問,它質疑文化差異背後的普同性預設。文化差異不再只是相同真實的不同折射。人們可能面對的就是不同的世界,而非只是相同世界的不同觀點。但是,當差異就只是差異,人類學的研究又有何意義?作為一種「文化批判」,傳統人類學預設我們可以參考他者的觀看方式來修正改變自己。透過他者來反省自身,其前提是我們共享相同的世界。因此,我們可以透過他人的經驗作為理解自身的參照對象。當本體成為複數,當每個群體面對的是不相容的世界,人類學的本體論卻也造成群體之間的斷裂。如何理解差異、如何跨越群體之間的鴻溝,成為本體論人類學必須面對的問題。
 

課程目標
討論人類學本體論的興起與擴展以及它所引發的爭議與批評 
課程要求
閱讀當周指定閱讀並參與課堂討論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Bessire & Bond 2014 Ont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the deferral of critique. American Ethnologist 441(3): 440-456.
Boellstorff, Tom. 2016 Current Anthropology For Whom the Ontology Turns Theorizing the Digital Real. Current Anthropology 57(4): 387-407
Carrithers, Michael, Matei Candea, Karen Sykes, Martin Holbraad, and Soumhya Venkatesan. 2010 Ontology Is Just Another Word for Culture: Motion Tabled at the 2008 Meeting of the Group for Debates in Anthropological Theory,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 30(2): 152-200.
Descola, Philippe 2005 Beyond Nature and Culture. Radcliffe-Brown Lecture in Social Anthropology, 2005
Graeber, David. 2015 Radical alterity is just another way of saying “reality”, A reply to 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 Hau: Journal of Ethnographic Theory 5 (2): 1–41.
Holbraad, Martin. 2012. Truth in motion: the recursive anthropology of Cuban divin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nare, Amiria, Martin Holbraad, and Sari Wastell, 2007. Thinking Through Things: Theorising Artefacts Ethnographically. London: Routledge.
Kohn, Eduardo. 2007. How dogs dream: Amazonian natures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species engagement. AMERICAN ETHNOLOGIST, Vol. 34, No. 1, pp. 3–24
Kohn, Eduardo. 2013. How Forests Thin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ngold, Tim. 2012 Rethinking the animate, re-animating thought. Ethnos 71(1): 9-20
Kohn, Eduardo 2015. Anthropology of Ontologie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 44: 311-327.


Latour, Bruno. 1993.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aw, John & Marianne Elisabeth Lien, 2012. Slippery: Field notes in empirical ontology.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43(3) 363–378
Martin Holbraad, Morten Axel Pedersen and 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 2014 The Politics of Ontology: Anthropological Positions. Cultural Anthropology.

Sahlins M. 2014. On the ontological scheme of beyond nature and culture. HAU 4:281–90.

Strathern, M. 1980 No nature, no culture: the Hagen case. In C. MacCormack & M. Strathern (eds.) Nature, Culture and Gender, pp 174-22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
Turner, Terence 2009 The Crisis of Late Structuralism. Perspectivism and Animism Tipiti 7(1)3-42.
Viveiros de Castro E. 1998. Cosmological deixis and Amerindian perspectivism. J. R. Anthropol. Inst. 4:469–88
Viveiros de Castro E. 2012. Cosmological Perspectivism in Amazonian and Elsewhere. Hau Masterclass Series (vol. 1)

Wanger, Roy. 1972. Habu: the innovation of meaning in Daribi religion.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0  課程介紹 
第2週
2/27  彈性放假 
第3週
3/06  本體論的宣戰 
第4週
3/13  本體論是一種文化嗎? 
第5週
3/20  本體論下的文化相對主義 
第6週
3/27  自然與文化的分辨是偶發的文化現象? 
第7週
4/03  清明節放假 
第8週
4/10  自然與文化的劃分是從未發生過,因此二元論是一種誤謬? 
第9週
4/17  自然與文化的劃分是必然的認知結構? 
第10週
4/24  亞馬遜叢林中的平行世界 
第11週
5/01  對本體論的批評 
第15週
5/29  端午節放假